2020-09-22 10:22当红娱乐
能不能爆不是评价一部作品的唯一标准,但当一部口碑大作该爆而没爆,依然值得问一句:《沉默的真相》为什么没成又一部《隐秘的角落》?
放出全部12集之后,超过8万人打分,《沉默的真相》分数从8.8分,一路升到了9.2分。超越《隐秘的角落》,达到今年评分第一。
但《沉默的真相》还没成爆款。
一方面,口碑确实炸。而且这样的成绩,还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取得的。首先因为迷雾剧场前几部作品,《沉默的真相》一开始都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这种高期待,对于作品本身可能反而是种压力,很容易造成口碑反噬。
另一方面,不少熟悉紫金陈的小伙伴,都把《长夜难明》列为心中最佳,包括《隐秘的角落》的原著口碑,都远不如《长夜难明》。从主演阵容上看,廖凡+白宇,加上《无证之罪》中饰演过“李丰田”的宁理,公认的实力派谭卓,就算放到国产悬疑电影里,也称得上顶配。
一般情况下,在这种高期待下登场的作品,很容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然而《沉默的真相》不降反升的评分又说明:剧集扛住了所有压力。甚至从各个角度上来说,剧集都可以说是再一次突破了国产悬疑剧天花板。
可《沉默的真相》口碑登顶的同时,却还没成为爆款。
当然也不算败北,在猫眼专业版和灯塔专业版上,剧集最新热度分别位列第六和第四,成绩及格。但不敌同期播出的《平凡的荣耀》《我,喜欢你》等剧集。
当然,《隐秘的角落》也不是靠收视、点击取胜,而是话题和口碑,但在评分与《隐秘的角落》持平甚至反超的情况下,在话题讨论度上该剧也不敌《隐秘的角落》。
在我看来,剧集正是输在这个话题度上——看过的,人人都说好。可一部国产悬疑剧要成为爆款,必须破圈。而《沉默的真相》却没有出现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刷的秦昊的“爬山梗”。
能不能爆不是评价一部作品的唯一标准,但当一部口碑大作该爆而没爆,依然值得问一句:《沉默的真相》为什么没成又一部《隐秘的角落》?
《沉默的真相》凭什么豆瓣评分超《隐秘的角落》?
“真的太还原了”,这条剧集的热门豆瓣短评,获得了网友1200多个赞。当剧集最终推出时,很多了解来龙去脉的观众都会担心:故事是否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但事实证明剧集完全保留了紫金陈原著的精髓。
从一场地铁爆炸危机引发故事开始,10分钟内,尸体和凶手,人赃并获,一个叫张超的男人第一时间承认“我杀了人!”但紧接着让观众激动得大呼过瘾的,却是故事发展中,对悬念的不断颠覆。
剧集分为三条时间线。
一条,是廖凡领衔的当下时间线追查的“江阳尸体案”和“九宫格信件威胁案”。
第二条,是白宇饰演的江阳接手了侯贵平在支教时“畏罪自杀”案。
第三条时间线,则是更早之前,侯贵平还活着的时候。在这条时间线里,观众很容易发现女学生自杀背后有隐情。
剧集一大特色是:故事开篇的时候,剧集的几个主要角色:江阳、侯贵平、女学生,已经全部殒命。
但正是一条条性命,穿过时间隧道,结成了一张名为“真相”的网。
三个男人,都有着程序、法律、正义的信仰,在三个层层嵌套的时空里各自孤独地寻找着真相,一环扣紧一环,就像一场用生命延续的,坚持到最后的接力赛。
而每当观众以为主角已经靠近真相,悬念已经解开时,接下来的反转,又会立刻颠覆一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故事令剧集改编甚至比《隐秘的角落》更难。
首先,在剧情层面上,悬疑剧挑战的就是人们的智商,因此对于剧作的严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出严丝合缝的剧情,虽然有原著小说在前,但对于悬疑类型剧并不算成熟的国产电视剧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由于要给观众看到,故事势必做出一定的改编,比如最终“老虎”级别比小说小了好几个量级。蚍蜉撼大树,大叔变变小了,故事的力度会不会削弱?
再就是相比《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跨越不同年份,对于剧集的美术、服化道具、甚至是特效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些因素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沉默的真相》才显得更难能可贵,就是它始终按照真正工业化的标准在操作这部剧集,一直在升级,而不是在降级。
三条时间线的构造上,主创创造了丰富且有层次的视觉观感, 2010年主要是都市场景,色调偏阴冷。2003年的色调是随着江阳的遭遇与心境慢慢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清新明亮逐渐变得灰暗压抑。2000年以侯贵平的支教经历为主,场景与色调都突出乡土味。
剧集背景的色彩、构思、声音等等,都充满了风格化的小设计,从这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很多足以被称为“匠心独运”的东西。可以说是既还原,又在视觉上创造出新的惊喜,达到了堪比电影质感。
更厉害的是,在剧本扎实、手法创新,乃至格局上,剧集甚至丰富了原著。
剧集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嵌套结构,江阳案嵌套了多年前的侯贵平案;侯贵平案,又勾连出多年前乡村的真相。
和《隐秘的角落》一样,剧集也是以12集体量讲述一个完整悬疑故事,呈现人性善恶。
但如果说《隐秘的角落》呈现出是原生家庭溃烂带来的罪恶。那么《沉默的真相》展现的则是时空接力中的罪恶与人性微光,这类社会派推理作品不完全是靠着悬疑吸引观众,重点也不在于寻找凶手,而是通过影像告诉观众,在暗夜中苦苦摸索的追光小队是多么难得。
故事里的每个主角都活在暗夜的包围里。男主原本为了取悦心上人接下案件,但随着真相慢慢浮现,看到无辜的受害者、被戕害的举报人和证人,嚣张的作恶者,他越来越不能放手,最终不回头地选择硬刚到底,让正义有始有终。
如何表现这些燃灯者呢?创作者找到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吃饭。
剧里有2个针锋相对的团队,一个吃着普普通通又热火朝天的火锅。另一个则吃着10万一口的鱼子酱。
正是在火锅店与“公孙策”饰演的“平康白雪”朱伟相识,江阳再次看到了希望,才有了后续的故事,而此后在案情进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火锅三兄弟”都有一顿关键性的火锅。
到了最后一场火锅,才有了以命换命的选择,江阳以命为赌注,为案子沉冤昭雪。
如果说集合了“小白船”和爬山梗的《隐秘的角落》是一部成人童话,《沉默的真相》则更像是一曲 “好人必须死”的动人悲歌。
看到最后,男主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支教老师侯贵平,赌上了自己一生的所有,这恰是《沉默的真相》最精彩和最动人之处。
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层面,剧集都交出了及格有余的答卷,这正是它赢得好口碑的原因,可问题也出现了:看过了人人夸的剧集,为什么没有大爆?
豆瓣9.2却没爆款,因为观众看得太憋屈了吗?
可以看到,主创一开始就是奔着爆款来的。
有紫金陈《无证之罪》和《隐秘的角落》珠玉在前,演员选择上采用了流量派和演技派折中,柏林影帝廖凡和小生白宇对戏,就连配角也是一水的悬疑剧老脸。
照道理,影帝级阵容、电影级质感,对社会的关怀、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原著和“迷雾剧场”自带的强大人气,《沉默的真相》几乎将国产悬疑剧爆款要素全部打包,在口碑也炸裂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剧集成为爆款?
是演员吗?正好相反,白宇饰演的检察官江阳简直是及格有余,甚至说是全剧最精彩的角色也不为过。
万万想不到,白宇的角色一出场就是一具尸体,接下来又要从意气风发到一路经受折磨,经历被夺走事业、夺走爱情、夺走自由、夺走健康,到最后是失去生命。
这绝对是全剧最让人心痛的一个角色。而白宇毫不用力地演活了江阳在不同际遇下的心态变化。唯一一次崩溃是在铁三角的聚会上,因为丢了钱包而嚎啕大哭,那一刻的白宇足以令所有观众为之共情。
而看宁理的表演就像是在看一场变脸,一开始那个邋里邋遢拖着箱子冲进地铁的张超与戴着金丝眼镜坐在法庭上辩论的张超,从神态到说话方式,几乎是另一个人。
表演是加分不是扣分,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答案是:剧集最终未能实现《隐秘的角落》式的逆袭,始终未能突破核心粉丝群,向路人粉实现话题扩散。
从悬疑网剧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的2016年之后,悬疑剧就陷入瓶颈,另一方面国产剧受众也正细化成为圈层,全民爆款的出现已经越来越难了。
于是对悬疑剧而言,痛点就变成了扩圈。而近几年真正做到这点的,只有《隐秘的角落》。
在出圈过程中,除了本身内容质量过硬,从爬山梗到小白船再到小演员的演技,适合碎片传播的梗相当多。
《沉默的真相》各方面都很出色,可是缺乏这样的社交梗,三个男人跨时空正义接力,够不上洗脑、魔性,不适用于日常社交互动,难以达到病毒式传播之效,穿透力会稍逊一筹。
除此之外,像《沉默的真相》这样在悬疑圈中被追捧,却缺乏大众流量的作品,如果想要获得广泛传播,就必须要给观众提供一个非常清晰有力的戏剧抓手,而剧集采取了三线并进转场的叙事,虽然巧妙,但也让整个故事略微显得碎片化,甚至在不同的时间线里,剧中的角色都是相互矛盾的。
江阳的死只是引子,在这种找线头式的悬疑中,观众必须一点点把这个线团理顺,发现故事的深意。这是剧集的特色,是主创自己的选择,但也令剧集不够具有亲和力。
说白了,烧脑太复杂,反倒削减了核心粉丝本应带来的二次传播效应。路人光是看到了豆瓣的高分,却压根不明白这些人在干什么。而剧粉们大多是默默萌着,未能带动大众热度。
最关键的可能还是第三点:大众看得太憋屈。
《隐秘的角落》虽然也不算爽剧,但仍保有网剧特有的“爽文”、“萌点”等用户友好特质。《白夜追凶》这样的剧集更是融合多种爆款元素,一路打怪过关让观众欲罢不能。
《沉默的真相》的主线篇幅则都在讲述三位主角如何一路被反派迫害,一路衰,一路蒙冤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憋屈了,却一直到结局也未能给予观众“反转”、“打脸”的爽快感,反倒是更悲伤了。主角们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最终男主以命相搏,一心为他洗雪陈冤的律师付出惨烈代价,整个故事带给观众的尽是悲愤、压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烈勇气固然能引发观众发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但在拨开了重重迷雾之前,观众承受的鼻酸和压抑实在太多了。
必须承认“爽文”的流行,本就有其必然的心理机制。现代人生活压力这么大,看看主角全程开挂、走向人生巅峰的套路,是一种文艺作品的自我疗愈,看张东升唱小白船,也算一种另类疗愈。
而看《沉默的真相》的人凑在一起,能说什么呢?大概是昨天又是为男主把泪水流干的一天。剧集的优秀,反倒令它难以下咽。
最后还与集数体量有关。剧集总共12集,集数太短,口碑发酵时间少,不利于大众传播。
那么如果主创给剧集注注水,拉长集数,再创造出一些性别叙事等容易制造热搜、病毒传播的梗,会不会更容易出圈,收视成绩会更佳呢?
实事求是地说,是。但如果那样的话,也不会有如今豆瓣9.2分的《沉默的真相》了。
没爆,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沉默的真相》?
所以,《沉默的真相》为什么没爆?简言之,爆不爆,不光看口碑,看命。
一部剧,是否具有适合成为爆款的爆点、利于传播的表情包,已经成为剧集爆红的关键。但不是所有好剧都能成为爆款。
从破圈表现来看,《沉默的真相》确实不如《隐秘的角落》,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好作品,但同时整部剧都缺乏互动的元素,这个故事,“不可说”。
但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的国产悬疑作品,无论是制作还是剧情,剧集都具有相当的突破性。而当这样的作品不断出现,其实就是在提高整个行业内容质量和门槛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说,国产悬疑剧就是一个成长再升级的过程,而《沉默的真相》给大家又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思路,和一个新的可能。
让观众看到一直是悬疑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走电影化路线,意图探讨人性、探讨真相和正义的悬疑短剧,风险系数更大。《隐秘的角落》给出了一个答案,《沉默的真相》给出了另一个。无所谓对错,每个答案都很珍贵。
除此之外,悬疑短剧依然面临巨大的收益风险,一直以来,片方与平台的交易都是以“单集价格X集数”的模式售卖,集数少明显效益低。所以片方总是以注水剧售卖给平台,释放成本压力,导致行业中“注水剧”大泛滥。从这个角度看,悬疑短剧几乎是不挣钱的存在。
但因为 迷雾剧场的出现,你会发现一个悬疑宇宙的可能,比如廖凡、宁理、吕晓霖都曾在高分悬疑影视剧中有过精彩的表现,甚至还可以构成某种有趣的勾连。
这在国产剧中是里程碑式的,它第一次以剧场的形式,凝聚起了不同却秉承一脉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降低了悬疑剧的宣发成本,构成了合力。
俗气地说,如果《沉默的真相》这样的顶配制作能够赚到钱,至少是不亏本,对于后续的国产悬疑剧来说,将是一个最直接的巨大鼓舞。
最后,我之所以需要《沉默的真相》这样的剧集,还因为它带来了一样东西,叫希望。
在影视行业甜宠剧泛滥,题材同质化严重,品质作品缺失的当下,主推悬疑短剧,回归创作本身,的确可以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观剧选择,可是悬疑剧的发展依然步履维艰,严格来说,是胜少败多,吃力不讨好。
那么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剧,到底要不要做呢?
在剧中有一个许多读者很喜欢的角色,就是原先的法医,后来炒股暴富,成为正义小队财力担当的陈明章。
他最初以一根老油条的姿态登场,用尸检报告敲了江阳一个月工资,当然后来这笔生意成为陈老板人生中最不划算的一笔血亏的买卖。
但他的一段台词又让人感到,他自己觉得不亏:“我只不过出了一点点钱,这些年来,你和阿雪做的一切,我都在旁边看着,可我始终没有勇气用行动和你们站在一起,我,也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你和阿雪,是我从心底佩服的人。”
当12集全部落幕,故事的真相一一揭开,反派最终付出代价,我们已经数不清为江阳流过多少次眼泪了。之所以剧集难成爆款也是因为,观众跟江阳一样,看得太累,太憋屈了,我们跟着他在寻求正义的路上抽丝剥茧辗转腾挪,最后看到他为正义献祭。
但如果江阳知道最后的结局,你说他觉得值不值呢?
当然、一定、绝对是值啊。
而这也是《沉默的真相》给国产剧的答案。
它没成又一部《隐秘的角落》,豆瓣从8.8飙到9.2了,还是不爆,但,能拍出这样的国产剧,当然值啊!谁说这珍贵的进步,不比收视爆款,更重要。